其中的“毒蛇”——亚洲蝮化石,是在亚洲首次被发现,也是在中国首次发现“毒蛇”化石。
曾入选“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刘家洼遗址,对研究春秋时期芮国历史以及关中东部周代考古具有重要作用。
此后,马首铜像一直在港澳地区公开展示,为增进港澳同胞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
由陕西省文旅厅、陕西省财政厅主办,西安儿艺承办的“2019年陕西省文化惠民演出”日前圆满收官。
“双11”到来,不少商家提前开始紧张有序的备货,想搭车“双11”借势流量“分羹”。陕西南郑县的良顺藤编厂也不例外,工人们加班加点编制藤编手工艺品。
据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庆卫介绍,“光化六合——西安碑林藏北朝墓志特展”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继“桃花依旧——唐代诗人墓志特展”后又一原创墓志大展。
华州皮影、凤翔泥塑、澄城刺绣、宜君剪纸……陕西6个“非遗”项目首次亮相第二届进博会,“非遗”传人现场展示“非遗”绝技。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最近,不断下降的气温在提醒着人们,秋天将要过去,冬天快要来了。
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几位村民在地里挖井时,忽然挖出了当地人称“瓦神爷”的陶片、俑人。 时任临潼文化馆馆长的赵康民听闻后赶赴现场,只见新出土的俑人立于麦田,
“秦人对蜀地已经开始实施‘少数民族自治’政策。这也是我们这次考古发掘中从出土文物上发现的重要信息。”省考古研究院许卫红研究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