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现场
5月21日16时,西北工业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澳门科学一号”(简称“澳科一号”)卫星搭载长征2C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各项状态良好,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了解,这是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
“澳科一号”卫星工程是澳门与内地迄今为止合作的最大科研计划,由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开展,国家航天局负责卫星工程的组织管理,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负责工程大总体工作。“澳科一号”卫星作为世界首个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式,A星主要用于高精度地球磁场探测,B星主要用于获取太阳X射线辐射和中能粒子等空间环境数据,采用对日定向模式。A、B星一起可获取地球低纬度区域和南大西洋上空地球磁场异常区(SAA)地球磁场、太阳X射线辐射、能量粒子等数据,从而揭示地球近地轨道的磁场分布规律,以及地球磁场-太阳辐射-能量粒子分布的耦合规律,实现我国在卫星高精度磁场探测与多参量联合观测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西北工业大学负责“澳科一号”卫星B星抓总研制,这也是国家航天局批复的首个由高校抓总牵头作为卫星总体研制单位的国家卫星型号任务,西工大航天学院周军教授担任B星总设计师。
西北工业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北工业大学充分发挥了高校在有组织的自主创新科研方面的优势,在卫星设计、研制和工程管理流程等方面不断探索新模式,打造了一种新的可靠微小卫星平台,能够适应多种有效载荷任务需求,在通信、遥感、空间科学以及新技术试验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同时,西北工业大学还牵头承担了“澳科一号”卫星工程的地面系统研制任务,该地面系统将承担A星和B星在轨5年寿命期间的运行状态监视、卫星任务规划、业务指令编排、科学探测数据接收与处理、科学数据管理与分发等。
“澳科一号”卫星A、B星成功发射入轨后,将在西北工业大学开展为期6个月的在轨测试工作,卫星研制团队和国内外科学家团队将对卫星平台、科学载荷、数据处理和科学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测试和性能评价,并完成在轨交付。
据介绍,目前西北工业大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微小卫星“总体设计-部组件研制-总装集成-综合测试-环境试验-测控数传-在轨管理-数据处理与应用”的全流程研究和试验条件。
西北工业大学微小卫星研制团队由航天学院周军教授领衔,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团队以微小卫星技术及应用、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空间探测与图像处理研究为主攻方向,创建了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微小卫星设计、研制、测控与应用全流程的研究和试验条件。团队已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5颗卫星,包括“澳门科学一号”卫星B星、“翱翔之星”卫星、“翱翔一号”卫星、“行云试验一号”卫星、“八一03号”卫星。目前,已研发了成熟的全系列立方星平台、全系列电磁解锁分离机构、各种立方星部组件产品,特别是研制成功了我国首套“一箭百星”立方星在轨智能部署器。
来源:西安晚报
声明:转载本网站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029-63907152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安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陕ICP备15013818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223
邮编:710061, 电话:029~68999207, 地址:中国·西安市长安南路493号航天大厦5层
法律顾问:陕西九成宫律师事务所 / 苗小梅律师 / 王晓辉律师 运营:西安商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恺翼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