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安商网   客服QQ:564339445 客服QQ:846865025 返回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全国免费客服热线:400-6622-571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谈就业:35岁正当年 不应被职场边缘化

日期:2023-03-03 11:56:38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高倩怡
导读: “35岁不是劳动者能力下降,35岁本应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可是一些企业超时工作超支了劳动者的身体,进而被职场所抛弃。”
  红星新闻消息,几天前,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建议监督8小时工作制执行”的提案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引发众多网友讨论。

  蒋胜男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自己一直比较关注“35岁职场危机”等职场现象,今年两会期间带来了的提案中就包括了《关于加强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休息权保护,对企事业单位八小时工作制的执行情况加强监督管理的提案》。

  “35岁不是劳动者能力下降,35岁本应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可是一些企业超时工作超支了劳动者的身体,进而被职场所抛弃。” 蒋胜男建议,在加强对企事业单位8小时工作制的执行情况监督的同时,还应该鼓励在职学习,为年龄较大的劳动力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

  ↑蒋胜男 受访者供图
 

  再谈“35岁职场危机”:

  35岁正年富力强,本不应被边缘化

  《解除35岁职场恐惧,修订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的建议》,转任全国政协委员后,她仍旧在关注“35岁职场危机”现象。

  蒋胜男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对于此前提出取消“35岁就业门槛”这一建议,有关部门一直在密切关注并积极推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同时,她也充分意识到,一些35岁左右的劳动者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困境,而且又在超时工作的环境下,缺乏时间和精力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35岁不是劳动者能力开始降低,而是因为部分企业不遵守8小时工作制,超时工作等情况过度超支了劳动者的身体,进而被职场所抛弃。改变这一个现状,必须先从源头抓起,改变部分企业‘996’等超时工作情况。3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不应该成为被边缘化的对象。”蒋胜男说。

  蒋胜男对红星新闻记者说,除了前面提到的措施外,她认为,还应该鼓励在职学习,为年龄较大的劳动力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同时,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对于一些产业劳动力过剩的情况,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的转移,将其转移到其他产业,以减轻对原产业的过度依赖。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就业质量和劳动力的素质。总之,应该在推进取消“35岁就业门槛”的同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这些劳动者实现自身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提升。

  ▶谈监督8小时工作制:

  有些企业“让两个人做了三个人的工作”

  围绕今年提出的“监督8小时工作制执行”提案,蒋胜男说,《劳动法》第四十一条有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蒋胜男表示,这本是为了照顾企业非常规状态给予的特殊性临时性调整空间,但有些企业却把这个非常规加班上限常规化,下限化。比如在一些企业从业者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6天。有些企业从业者下班时间甚至到晚上十点至十二点,而唯一的一天休息中,还有可能经常接到以手机信息、办公软件、邮件等方式远程下达的工作任务,挤占员工休息时间。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现在部分企业会在私下对员工表示鼓励“两个人干四个人的工作,发三个人的工资”。对此,蒋胜男也有自己的观察。“从社会层面看,企业让职工超时工作,就等于3个人的岗位只需要雇佣两个人甚至更少。”

  ▶谈如何落实8小时工作制:

  劳动者提高维权意识+完善监督机制

  蒋胜男在提案中提出,一些企业流行的“996”工作时间,短期看是加快马力往前冲,但过度疲惫“只干不休”必须会导致自然规律的反噬。“过度加班、过劳加班现象对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再生产循环,对劳动者个人生存与发展,都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和伤害。”

  蒋胜男表示,超时工作会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岗位的减少,而岗位的减少则使得劳动者跟用工企业的议价权更一步降低,只能接受超时工作。

  蒋胜男在提案中进一步说,解决好因超时工作带来的“没时间生娃”“怕失业不敢生娃”等问题,有助于提升生育率。

  此前,在蒋胜男提出“建议监督8小时工作制执行”后,也有网友表示,现实中的很多无奈会让这种建议不好实际落地。有人提出,很多年轻人毕业后难得获得一份工作,而中年人又担心失去工作会失去经济来源,所以即使企业提出加班的要求或者有所谓“加班文化”,他们也不得不接受。

  对此,蒋胜男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针对从业者为了寻找一份工作而放弃自身权益或妥协的问题,首先应加强法律教育和宣传,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其次要完善监督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来源:红星新闻


关于我们 | 招聘启事 | 人员名录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投稿通道 |  联系我们 |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声明:转载本网站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029-63907152
Copyright © 2015-2022 西安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陕ICP备15013818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223
邮编:710061, 电话:029~68999207, 地址:中国·西安市长安南路493号航天大厦5层
法律顾问:陕西九成宫律师事务所 / 苗小梅律师 / 王晓辉律师  运营:西安商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恺翼网络